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做”和“作”在普通话中语音相同,所以常常被混用.其实,它们的基本意义及语义搭配是不同的.“做”是一种处置,“作”是一种创造.“做”后所跟的词语往往是该行为的处置对象或制造物,或者说,在“做”之前已经有了某些对象或原料,然后再去处置加工时就用“做”.至于“作”,则主要表示创造,并进而引申为进行活动、从事劳作、当作等,而不表示对已有事物的处置.“作”后所跟的词语往往是该行为发生后所产生的事物或结果,或者说,“作”后面的东西往往是“作”了之后才有的.我们可以据此来区别它们的用法.
推荐文章
论产品语义学与产品符号学之间的差别
产品语义学
产品符号学
产品设计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差别小议
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
差别
从语义差别谈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交际
语义差别
文化差异
文化意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做”、“作”之间的语义用法差别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字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语义 用法 差别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9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觉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8 79 4.0 8.0
2 尤婷婷 上海健康医学院文理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义
用法
差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字研究
半年刊
978-7-5458-0773-8/H·9
16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