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结合设计实例绘出了设计步骤、构件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构件截面设计方法;对设计实例进行了Pushover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推荐文章
远场地震下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远场地震
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
累积滞回耗能
性态设计
非线性时程分析
近场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的 IDA 分析?
钢筋锈蚀
钢筋混凝土桥墩
OPENSEES
近场地震
增量动力分析
V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近场地震下层剪力分布
V形偏心支撑钢框架
基于形态的抗震设计
层剪力分布
近场地震
近场脉冲地震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特殊反应
近场地震
速度脉冲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来源期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场地震 抗弯钢框架 滞回能 性态设计方法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391
字数 64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强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79 2196 27.0 40.0
2 倪永慧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场地震
抗弯钢框架
滞回能
性态设计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季刊
2096-3270
32-1873/N
大16开
江苏省苏州市科锐路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4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