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散瞳对Lenstar和A超两种仪器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并评估散瞳前、后两者检测一致性的变化.方法 对30例(3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别应用Lenstar和A超测量散瞳前和散瞳后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值,两种仪器测量顺序随机,每一种仪器散瞳前、后测量AL、ACD及LT结果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仪器散瞳前、后测量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散瞳前、后Lenstar测量的ACD值分别为(2.33 ±0.38)mm和(2.36 ±0.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瞳前、后A超测量的ACD值分别为(2.85±0.40)mm和(2.95±0.3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瞳前、后两种仪器各自测量的AL和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种仪器测量的95%一致性界限:AL:散瞳前为-0.41 ~0.26 mm,散瞳后为-0.39~ 0.27 mm;ACD:散瞳前为0.29~0.76 mm,散瞳后为0.38 ~0.79 mm;LT:散瞳前为-0.39~0.52 mm,散瞳后为-0.31 ~0.43 mm.两种仪器测量AL、ACD及LT的一致性界限内最大差值(绝对值):散瞳前分别为0.29 mm、0.71 mm和0.39 mm;散瞳后分别为0.27 mm、0.74 mm和0.37 mm.结论 散瞳后Lenstar或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的ACD值均较散瞳前增大,但散瞳不影响AL和LT值的测量.两种仪器在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的一致性不受散瞳影响.
推荐文章
Lenstar及Pentacam与A 超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参数的比较
生物测量
Lenstar
Pentacam
A型超声
一致性
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眼轴
前房深度
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的差异
汉族
维吾尔族
白内障
眼生物学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散瞳对Lenstar和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白内障 散瞳 A超 Lenstar检测仪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9/j.cnki.rao.2016.0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书科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 13 24 2.0 4.0
2 卢彦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 10 13 2.0 3.0
3 叶祖科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 6 11 2.0 3.0
4 尹小芳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 6 11 2.0 3.0
5 田思佳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内障
散瞳
A超
Lenstar检测仪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