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学者的莎士比亚传记写作与中国莎学其他领域一样,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严重'左'倾与政治泛化的社会背景干扰,但中国学者在逆境中仍然坚持探索与实践,自发采用一定的写作策略来保障自己的莎士比亚传记作品的顺利问世。本文分析了赵仲沅的《莎士比亚》对传主的'阶级化'塑造及其决定这种笔法的政治文化因素,揭示了他如何凭借别名写作、有意片面刻画、补记式批判这三种写作策略,以对外界强制要求的表面顺从,达到公开向中国读者介绍莎士比亚的目的。
推荐文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
民间语言
中国文学
意义
价值
发现
浅谈中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研究
浪漫主义
抒情性
个人主义
20世纪90年代乡土小说多元化成因探索
乡土小说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人文精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匿的胜利——从赵仲沅的《莎士比亚》看20世纪60年代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对峙
来源期刊 现代传记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赵仲沅 《莎士比亚》 传记 写作策略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9,231-232
页数 1页 分类号 K835.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赵仲沅
《莎士比亚》
传记
写作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传记研究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楼2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