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EBM、Cochrane、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15年3月.收集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与数据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8篇RCT文献,共1 642例患者.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比较,盆底肌功能训练组的脱垂程度改善(OR=2.00,95% CI:1.30~3.08),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缓解(OR=5.41,95%CI: 3.45~8.49),POP症状量表评分降低(MD=-2.53,95% CI:-3.62~-1.44).结论 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加重,减轻症状,但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护理
盆腔器官脱垂
女性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
护理
盆腔器官脱垂盆底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变化研究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组织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盆底薄弱及盆腔器官脱垂的MRI检查
盆底
薄弱
脱垂
磁共振成像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病人肛提肌的MRI评价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
动态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有限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系统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训练 盆腔器官脱垂 疗效 系统评价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90/j.issn.1672-1861.201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冬梅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 61 5.0 7.0
2 田晓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5 233 8.0 12.0
3 陈亚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 20 1.0 4.0
4 张蕾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2 181 7.0 12.0
5 王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 21 2.0 4.0
6 闫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0 0.0 0.0
7 齐朋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 15 1.0 3.0
8 杨夏楠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0 0.0 0.0
9 晋熙梦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底肌功能训练
盆腔器官脱垂
疗效
系统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