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总结、分析历版《经络腧穴学》编写特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版的《经络学》和《腧穴学》开创了针灸学专业本科用教材之先河,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版的《经络学》和《腧穴学》却问题颇多,争议最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版的《经络腧穴学》将《经络学》和《腧穴学》合二为一,内容精简、连贯,可谓《经络腧穴学》教材编写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后的2007版在内容上亦无大的改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版则在其他旧版的基础上有了不少改进,可惜此版国内影响不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版集历版之大成,创新颇多,给人以严谨、简洁、大方的印象;相比而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版只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和2007版的基础上有所删减,略作修改,并无大的创新.展望出版在即的“十三五”规划教材,认为新版教材应保持“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大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十二五”规划教材存在的少量问题做出适当修订即可.此外,“字数宜减,图片宜增”是新版教材修订需要秉持的基本方向.
推荐文章
腧穴定位国标1990版与2006版的对比研究
参考标准
骨度分寸法
腧穴定位
对比研究
《经络腧穴学》趣味教学实践
针灸学
教育,针灸
经络腧穴学
教学实践
"双主转换模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针灸学
双主转换模式
经络学
腧穴学
教学
基于VR技术的经络腧穴学教学应用初探
经络腧穴学
虚拟现实
针灸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版《经络腧穴学》编写特点之对比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络穴 腧穴学 教材 对比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7-990
页数 分类号 R2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3/j.0255-2930.2016.09.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32 338 9.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络穴
腧穴学
教材
对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