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肩袖主要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上肌是肩关节外展的启动肌,通过下压肱骨头和三角肌协同完成肩关节外展。因此冈上肌损伤时应尽可能进行修复。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肩关节正位可检查大结节与肩峰有无硬化增生,通过测量肩峰下到肱骨头的距离粗略估计有无肩袖损伤,如二者之间的距离<6 mm 提示肩袖撕裂。冈上肌出口位可观察肩峰形态,并进行分类。Ⅰ型肩峰为平坦型,Ⅱ型为弧形,Ⅲ型为钩状肩峰。钩状肩峰发生肩袖撕裂的几率较高。肩峰指数大的患者容易发生肩袖撕裂,肩峰指数小的患者容易发生盂肱关节炎。肩关节核磁检查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通过肩关节核磁检查可观察肌肉萎缩、脂肪浸润情况。对于肩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预测,脂肪浸润比肩袖回缩和撕裂的大小更有意义。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肩痛、力弱、肩关节活动受限。在区别肩袖损伤和冻结肩时,有一个重要的体征是前者主动活动范围小于被动活动范围,而冻结肩的患者主被动活动均受限。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休息,避免诱发疼痛的动作,抗炎止痛以及康复对症药物。而对于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或者创伤性撕裂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手术治疗肩袖退变性损伤时,如果肩袖损伤厚度<50%且力量无明显降低,可行滑膜清理、肩峰下减压;如果肩袖损伤厚度>50%,可行肩袖修复±肩峰下减压。对于 PASTA 损伤,应尽早手术修复。文献报道,单排固定肩袖时,可覆盖46%的足印面积,经骨缝合可覆盖71%,而双排固定可覆盖100%足印区。因此双排缝合从理论上来讲更符合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对于不可修复的前上肩袖损伤,可通过胸大肌移位术重建肩袖肌力平衡,而后上肩袖损伤可通过背阔肌或大圆肌移位重建肩袖肌力平衡。对于诊断明确的肩袖撕裂不会自行愈合,经过短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尽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