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试管稀释法和CLSI M38-A2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简称DF)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两种方法测定DF对红色毛癣菌标准株(6株)和临床分离菌株(7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结果 试管稀释法测定DF对13株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生药0.469~ 15.0 mg/mL;MFC范围为生药0.938~ 15.0 mg/mL.其中DF对标准菌株MIC范围为生药0.469 ~ 7.5 mg/mL,几何均值为2.652 mg/mL,MFC范围为生药0.938~ 15.0 mg/mL,几何均值为3.750 mg/mL.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红色毛癣菌标准菌株的MIC范围为生药0.312 5~5.0 mg/mL,几何均值为1.25 mg/mL;其MFC范围为生药1.25 ~ 20.0 mg/mL,几何均值为5.0 mg/mL.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有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推荐文章
香鳞毛蕨不同提取液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香鳞毛蕨
含量测定
体外抗真菌作用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香鳞毛蕨
糠秕马拉色菌
最低抑菌质量浓度
体外抑菌
香鳞毛蕨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香鳞毛蕨提取物
红色毛癣菌
角鲨烯环氧化酶
β-(1,3)-D-葡聚糖合成酶
构树叶体外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构树叶
提取物
致病真菌
抗菌性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的作用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香鳞毛蕨 红色毛癣菌 试管稀释法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4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9/j.cnki.1006-8783.20151028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涛 广东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57 573 14.0 21.0
2 陈艳芬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77 865 16.0 26.0
3 唐春萍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98 1049 18.0 27.0
4 沈志滨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96 793 16.0 21.0
5 黄奕曦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3 30 3.0 3.0
6 刘家媛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1 11 1.0 1.0
7 张莉莉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1)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鳞毛蕨
红色毛癣菌
试管稀释法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