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DF)体外抗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FC),从生物量的生成、山梨糖醇保护试验、麦角甾醇结合试验、细胞泄漏以及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等角度,探究DF的抗菌机制.结果DF对M.canis的MIC及MFC几何均值的范围分别为0.298~0.596 mg/mL和0.334~0.668 mg/mL.与生长对照组相比,DF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性降低M.canis的生物量和麦角甾醇的含量(P<0.01),和明显增加胞内物质的释放(P<0.01);无论是否加入外源性山梨糖醇和麦角甾醇,DF对M.canis的MIC值均无变化.结论DF对M.cani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麦角甾醇的合成,或破坏细胞的完整性而实现.
推荐文章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犬小孢子菌的影响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
犬小孢子菌
最低抑菌浓度
时间-杀菌曲线
体癣模型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香鳞毛蕨
糠秕马拉色菌
最低抑菌质量浓度
体外抑菌
香鳞毛蕨不同提取液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香鳞毛蕨
含量测定
体外抗真菌作用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的作用
香鳞毛蕨
红色毛癣菌
试管稀释法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体外抗犬小孢子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香鳞毛蕨 有效部位 抑菌作用 机制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药物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5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9/j.cnki.2096-3653.20181001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犬小孢子菌
香鳞毛蕨
有效部位
抑菌作用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