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小鼠灌胃器,评价其灌胃效果.方法:24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小鼠灌胃针(常规组)和新建立的小鼠灌胃器(新型灌胃器组)灌胃,每只小鼠按照10 μL/g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含体积分数50%的蓝墨水,记录两组灌胃操作时间(从固定好小鼠到灌胃结束)和成功率(解剖发现胃部有蓝色液体为灌胃成功标志),比较两组的灌胃效果.结果:常规组操作时间为(34.39±7.58)s,新型灌胃器组操作时间为(14.23 ±1.43)s,新型灌胃器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P <0.001).新型灌胃器组无一只因操作不当引起小鼠食道损伤或误灌入气道死亡,药物顺利到达胃部,成功率达100.0%;常规组成功率为83.3%,有2只因灌胃针穿透食管使药物进入胸腔.结论:制作的新型小鼠灌胃器灌胃操作简单、无创,有助于提高动物福利和减少科学的变异性,值得推广使用.
推荐文章
MRL/lpr狼疮虚热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虚热证
MRL/lpr狼疮小鼠
模型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型糖尿病
小鼠模型
链脲佐菌素
评价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小鼠灌胃器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灌胃器 小鼠 机械损伤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25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5/j.issn.1671-6825.2016.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斐斐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32 179 8.0 12.0
2 姚武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105 506 12.0 17.0
3 黄辉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19 62 5.0 6.0
4 吴卫东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 58 192 7.0 11.0
5 晋乐飞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9 46 3.0 6.0
6 段书音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灌胃器
小鼠
机械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