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在中国南方超过50%以上的凡纳滨对虾养殖场在养殖30 d 后爆发1种疾病,导致80%以上的养殖对虾死亡。患病对虾临床症状为肝胰腺萎缩坏死、活动力减弱、对虾在池塘底部死亡,发病初期水面和池塘边观察不到病虾,因此养殖者通常将该病称为“偷死病”。患病对虾肝胰腺萎缩坏死是主要症状,因此,我们称这种对虾疾病为对虾肝胰腺坏死症(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HPNS)。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们在中国南方广东、海南和广西3个省的12个养殖地区采集具有 HPNS 症状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了组织病理观察、病毒检测与人工感染、细菌分离鉴定与人工感染研究。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具有 HPNS 症状的病虾肝胰腺坏死,在部分区域肝胰腺管细胞消失,肝胰腺小管间结缔组织减少。对305尾 HPNS 对虾进行11种对虾病毒PCR 检测,并采用人工病毒感染方式感染健康对虾,感染对虾不表现 HPNS 症状。从63尾 HPNS 病虾的肝胰腺、血淋巴和肠道分离鉴定383株细菌,这些细菌分别属于10个属,49种细菌,每尾对虾均混合感染多种细菌,其中38尾对虾中分离到副溶血弧菌,34尾对虾中分离到蜡样芽孢杆菌,20尾对虾中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19尾对虾中分离到霍乱弧菌。选取副溶血弧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方式感染健康对虾,感染对虾均出现 HPNS 症状。结果表明多种细菌与凡纳滨对虾 HPNS 爆发有关。
推荐文章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研究进展
水生动物病害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副溶血弧菌
细菌鉴定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化学过程参数的优化
凡纳滨对虾
肝胰腺
石蜡切片
HE染色
杜仲叶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酶活性及肝胰腺组织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
杜仲叶提取物
生长性能
免疫相关酶活性
肝胰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种细菌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坏死症(HPNS)爆发有关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肝胰腺坏死症 细菌 病毒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941.42
字数 9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6.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35)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凡纳滨对虾
肝胰腺坏死症
细菌
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