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心肌充盈分级(MBG)的方法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并探讨无复流现象对PCI后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28例,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 0~1级)和有复流组(MBG 2~3级).其中无复流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23±13.17岁),有复流组92例(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18±11.73岁).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 (1)无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复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2) 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复流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同时峰射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着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推荐文章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的影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复流现象
心肌充盈显像
心功能
立普妥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术中无复流现象与心功能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
立普妥
无复流
心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PCI术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和左室功能的研究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芪参益气滴丸
冠脉血流
左室功能
侧支循环
冠脉内注入曼新妥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曼新妥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硝酸甘油
无复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复流现象 心肌充盈显像 心功能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68.2016.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亮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中心 22 106 5.0 10.0
2 吴伟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中心 16 94 6.0 9.0
3 苗青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中心 6 32 3.0 5.0
4 李燕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47 90 4.0 7.0
5 薛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中心 16 9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复流现象
心肌充盈显像
心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6568
11-9347/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