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数字波束形成网络幅相一致性测试系统中扩频码受限于正交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交码的数字波束形成网络幅相测试方法.基于非正交码的幅相测试精度受多址干扰影响,提出了使用解相关算法提高幅相测试精度的方法,该方法以噪声略有增加为代价消除了多址干扰.理论分析给出了幅相测试的理论下界,并分析了系统误差、通道间耦合对幅相测试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当采用非正交码时,测试设备不使用解相关算法无法达到预设的精度要求;使用解相关算法后,基于非正交码的幅相测试可以达到理论下界,在带内信噪比为10 dB条件下,幅相测试精度为±0.1 dB/1°,可以满足实际系统需求.
推荐文章
星载功率动态分配网络幅相误差校准方法
卫星通信
功率动态分配
幅相误差校准
ZCZ序列
下行波束形成系统的校正算法及FPGA实现
FPGA
并行正交码
VHDL
校正算法
DBF
有源相控阵的幅相误差校正和波束形成一体化方法
有源相控阵
幅相误差
校正
波束形成
移相器
衰减器
幅相误差对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影响
数字波束合成
幅相误差
副瓣电平
波束指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非正交码的波束形成网络幅相测试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数字波束形成网络 幅相测试 非正交码 多址干扰 解相关算法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828.5
字数 5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08/j.cnki.1000-758X.2016.0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建平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152 875 14.0 20.0
2 高原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4 23 2.0 4.0
3 周慧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2 2 1.0 1.0
4 郝时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3 0 0.0 0.0
5 柴源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卫星通信
数字波束形成网络
幅相测试
非正交码
多址干扰
解相关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双月刊
1000-758X
11-1859/V
大16开
北京市9622信箱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5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