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严重烧伤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5家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52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根据入院时治疗前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将患者分为非心肌损伤组(CK-MB<75 U/mL)118例和心肌损伤组(CK-MB≥75 U/mL) 134例.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吸入性损伤例数,入院时及伤后24、48 h Hb、血细胞比容、血乳酸,伤后24、48 h尿量、补液量,入院时及伤后24、48 h肌酐、尿素氮、总胆汁酸、二胺氧化酶水平,病死率.另外将患者按照烧伤总面积分为3组:小于50% TBSA组110例、大于或等于50% TBSA 且小于80% TBSA组83例、大于或等于80% TBSA组59例,统计3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对数据行x2检验、t检验、Wilcoxon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对252例患者基本资料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252例患者烧伤总面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心肌损伤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1)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吸入性损伤例数、Ⅲ度面积比较,差异不明显(t值分别为0.20、0.31,x2值分别为0.49、4.10,Z=1.42,P值均大于0.05);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明显(x2=5.00,t值分别为2.44、3.13,P<0.05或P<0.01).(2)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是影响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608、3.620、1.03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15~5.175、1.916~6.839、1.011~1.049,P值均小于0.01).(3)小于50% TBSA组、大于或等于50% TBSA且小于80% TBSA组、大于或等于80% TBSA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8.2% (42/110)、54.2%(45/83)、61.0%(36/59),总体比较差异明显(x2=9.46,P<0.05).(4)对252例患者心肌损伤发生预测的烧伤总面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总面积为0.706(95%置信区间为0.641 ~0.772,P<0.01),烧伤总面积的最佳阈值为51.5% TBSA,其对心肌损伤发生预测的敏感度为62.6%、特异度为65.3%.(5)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除伤后48 h Hb和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0.76、-0.61,P值均大于0.05)外,心肌损伤组患者Hb、血细胞比容、血乳酸水平各时相点明显升高(t值为-2.80~-2.06,P<0.05或P<0.01).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患者尿量伤后24、48 h减少(t值分别为2.05、3.68,P<0.05或P<0.01),补液量伤后24、48 h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1.01、1.08,P值均大于0.05).(6)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患者肌酐水平入院时及伤后24、48 h明显升高(Z值为-2.91 ~-1.99,P<0.05或P<0.01),尿素氮水平仅伤后24、48 h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75、-5.24,P值均小于0.01),总胆汁酸水平入院时及伤后24、48 h无明显变化(t值为-0.81~-0.20,P值均大于0.05),二胺氧化酶水平仅入院时、伤后24 h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3.97、-2.02,P<0.05或P<0.01).(7)非心肌损伤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心肌损伤组(x2=5.81,P<0.05) 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高,烧伤总面积可预测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严重烧伤伴心肌损伤的患者,休克期更容易出现有效循环容量减少、组织氧合障碍及其他脏器损伤.
推荐文章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
烧伤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肌功能
血浆降钙素原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研究
烧伤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52例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心肌损伤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早期损害与脏器并发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5.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心肌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