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Fe3+/Fe2+电对的相互转化原理,在水热反应釜中用Fe3+氧化煤浆得到Fe2+,将Fe2+在电解槽中电解氧化,在阴极产生氢气,从而通过两步反应形成一个新的煤浆电氧化制氢工艺。进行了九次水热-电解循环实验,在恒电压(1 V)条件下,测试了电解反应的电流密度和累积电量的数据,并对循环实验前期、中期、后期的三个阶段煤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 SEM)、比表面积( BET)、热重( TG)、红外光谱( FT-IR)等表征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通常煤浆电氧化制氢工艺,这种“两步法”煤浆制氢新工艺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初始电流密度约为60 mA/cm2,而传统的“一步法”煤浆制氢工艺初始电流密度均不超过10 mA/cm2。表征分析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煤颗粒在这种制氢工艺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成分的变化,从而解释了在新的煤浆氧化制氢工艺中的Fe3+/Fe2+转化的反应机理。
推荐文章
活性炭负载Fe3+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双酚A
活性炭负载Fe3+
催化臭氧氧化
双酚A
去除率
制浆造纸厂富铁污泥中Fe3+的电化学还原研究
富铁污泥
电化学还原
制浆造纸
Fenton氧化
Fe3+(Al3+)-EDTA-H2O体系水解平衡的研究及应用
Fe3+(Al3+)-EDTA-H2O体系
水解
除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e3+辅助煤浆氧化制氢研究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浆 电氧化 制氢 反应机理 铁离子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1-6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536.1
字数 55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隋升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26 198 8.0 13.0
2 贾杰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3 19 3.0 3.0
3 孙志刚 6 19 3.0 4.0
4 向康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1 4 1.0 1.0
5 何建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浆
电氧化
制氢
反应机理
铁离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