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惰质组是煤中一种常见的显微组分.它不仅能用来鉴别成煤前植物的木炭化程度,而且还是泥炭沼泽古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欧洲学者利用惰质组成功推算了地史时期三叠纪—侏罗纪之交(T-J)的古火灾温度及类型,并重建了古植被类型及泥炭沼泽古生态环境变化.与其它方法相比,利用煤中惰质组含量及其反射率进行古环境恢复的工作对于植物种类繁多、沉积岩层中夹杂的煤层或煤炭、尤其对于古气候环境波动较大的地质转折时期最为理想.因此,利用惰质组的部分参数对我国含煤沉积盆地的古生态恢复以及成煤环境的研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中惰质组在泥炭沼泽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煤中惰质组 反射率 古火灾 泥炭沼泽 古环境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5-38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1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0review.2016.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岩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7 35 4.0 5.0
2 李丽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8 9 2.0 3.0
6 张筱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中惰质组
反射率
古火灾
泥炭沼泽
古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