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褐腐病是核果和仁果类果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本研究从采集自新疆野果林中的褐腐病样上共分离到75株褐腐菌.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基因和延伸因子(EF1a)基因序列和形态学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67株为Monilinia fructigena,8株为M.laxa.M.fructigena和M.laxa都分布在新疆北部的天然野果林中.M.fructigena主要来自野苹果、樱桃李、野杏和欧洲李.M.laxa主要来自樱桃李、野苹果和红樱桃.这是首次在新疆地区的野生果林中发现M.fructigena和M.laxa.研究结果不仅对了解当地栽培果园的侵染源有帮助,而且为研究褐腐菌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试验材料.
推荐文章
新疆西天山土壤生境质量与野果林群落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土壤生境质量
矿质营养
野果林群落特征
相关性
新疆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苹果小吉丁
野果林
空间分布型
新疆伊犁地区野果林的群落特征及保护
海拔高度
气候因子
群落结构
物种丰富度
野果林
伊犁
新疆
热处理对桃果实褐腐病菌的抑制及其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桃褐腐病菌
诱导抗病性
热处理
桃果实
果实腐烂率
抑制作用
生物技术
诱导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野果林褐腐病菌的种类
来源期刊 菌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链核盘菌属 系统发育树 致病性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4-152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6/j.mycosystema.1502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国立耘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39 707 14.0 26.0
2 朱小琼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17 229 7.0 15.0
3 牛程旺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1 3 1.0 1.0
4 王静茹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链核盘菌属
系统发育树
致病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菌物学报
月刊
1672-6472
11-518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49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