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玄龙止咳方中其它药物对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条件为Wondasil-C18色谱柱(250 mm x 4.6 mm,5 μm);流动相:以0.1%的磷酸(含0.1%的三乙胺)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柱温30℃;流速:1.0 mL· min-1;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210nm.结果:与麻黄单煎液的滤液相比,五味子能促使麻黄碱的含量升高,升高率达39.98%;僵蚕和百部都能使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降低,约降低10%.结论:麻黄与其他药物配伍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容易受到影响,含量或升高或降低.故而在麻黄提取时,配伍应当得到重视,同时为玄龙止咳方的制备方法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苦杏仁和甘草有效成分的影响
指纹图谱
麻黄汤
不同配伍
苦杏仁
甘草
苦杏仁苷
甘草酸单铵盐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麻杏石甘汤
麻黄碱
有效成分
配伍
抗结核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
中药
有效成分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中药方剂
有效成分
配伍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玄龙止咳方中药物配伍对麻黄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玄龙止咳方 麻黄碱 伪麻黄碱 配伍实验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炮制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21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英 108 428 11.0 15.0
2 张婧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5 27 3.0 4.0
3 杨红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5 14 2.0 3.0
4 曹蕾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0 13 2.0 3.0
5 王协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3)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玄龙止咳方
麻黄碱
伪麻黄碱
配伍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与临床
双月刊
1674-926X
51-1723/R
16开
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