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相结合来研究沥青混凝土抗剥落剂的作用机理与最佳掺量,分别采用插板法和气体吸附法测试集料及掺有不同剂量抗剥落剂(非胺类AM RII型)的沥青的表面能参数,基于表面能理论分析沥青与集料粘附功和剥落功随抗剥落剂掺量的变化规律;并从宏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试验的角度,分析由掺有不同剂量抗剥落剂的沥青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能随抗剥落剂掺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抗剥落剂掺量的变化,沥青与集料粘附功和剥落功的变化规律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变化规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共同确定抗剥落剂(非胺类AM RII型)的最佳掺量为0.4%.
推荐文章
抗剥落剂对酸性砾石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抗剥落剂
酸性砾石
矿料级配
油石比
路用性能
玄武岩纤维改善心墙沥青混凝土性能的最佳掺量研究
玄武岩纤维
心墙沥青混凝土
最佳掺量
物理力学性能
抗剥落剂对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沥青
表面自由能
抗剥落剂
水损害
接触角
再生沥青混合料旧料掺量研究
再生沥青混合料
旧料
最佳掺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混凝土抗剥落剂最佳掺量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表面能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抗剥落剂 最佳掺量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6-3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14.1
字数 3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2095-3844.2016.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蓉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49 165 7.0 10.0
2 邓冲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4 8 1.0 2.0
3 陈烜捷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2 13 2.0 2.0
4 涂崇志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6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路工程
表面能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抗剥落剂
最佳掺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双月刊
2095-3844
42-1824/U
大16开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38-148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76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