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样品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等方面的研究及储集岩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分析,结合其埋藏及生烃史,分析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特征及储集岩特征,探究其源储组合及致密油聚集机理.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总体上为Ⅰ型和Ⅱ型,TOC值平均为4.6%,整体上为优质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烃源岩可划分为页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3类.芦草沟组储集岩整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实验表明:纳米级孔喉(孔喉半径主体为50~500 nm)是储集空间的主体.储集岩可划分为泥质粉(细)砂岩、白云质粉(细)砂岩和砂屑白云岩3类.芦草沟组具有纵向上“源储共生”、横向上连续分布的源储组合关系,且烃源岩持续生烃.综合分析认为:自晚侏罗世至今,芦草沟组烃源岩大规模持续生烃增压为致密油聚集提供持续动力和物质供应,保障了石油在致密储集层中持续有效地充注聚集,形成大规模致密油资源.
推荐文章
致密储集层原油充注物理模拟——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致密储集层
原油充注物理模拟
非线性渗流
成藏下限
吉木萨尔凹陷
二叠系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致密油
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页岩油
油藏特征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致密油源储特征与聚集机理——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致密油 聚集机理 烃源岩 储集岩 二叠系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8-93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E122
字数 7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6.06.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岩 116 4358 37.0 63.0
2 董大忠 78 8078 40.0 78.0
6 庞正炼 17 245 7.0 15.0
7 周杰 17 113 5.0 10.0
8 施振生 33 597 17.0 24.0
9 熊波 10 344 4.0 10.0
10 邱振 25 276 7.0 16.0
14 张晨晨 15 879 12.0 15.0
15 卢斌 13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2)
共引文献  (191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41)
二级引证文献  (60)
18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0(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6)
2012(10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7)
2013(8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80)
2014(3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23)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致密油
聚集机理
烃源岩
储集岩
二叠系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