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换乘客流的无缝衔接和列车到发的同步协调,以总换乘等车时间最少为目标,将列车行车间隔、客流划分结果和等车时间作为主要输入条件,构建了带有0-1决策变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同步协调优化模型.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模型的求解问题.最后,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为例进行仿真,输出整点发车和非整点发车条件下的2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整点发车方案和非整点发车方案的总换乘等车时间较基础方案分别缩短2.26%和2.48%,单个车站的最大换乘等车时间分别节省了7.90%和12.87%.该优化模型能够有效缩短乘客的换乘等车时间,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推荐文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发模式
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
开发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探讨
城市轨道
工后监测技术
策略
BI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
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管理
策略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轨道交通同步协调的优化模型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同步协调 列车时刻表 无缝衔接 换乘等车时间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U121
字数 43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6.0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振洲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3 1207 17.0 30.0
2 李得伟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84 1142 20.0 29.0
3 曹志超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7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
同步协调
列车时刻表
无缝衔接
换乘等车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