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地球化学走廊带上沉积物的SiO2、Al2O3、CaO、MgO、Na2O、K2O、TFe2O3、FeO、TiO2、MnO、P2O5、CO2、H2O+、pH十四个指标,研究其在不同二级构造单元、地理景观、土壤类型、降雨量等级下的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该地球化学走廊带上化学蚀变指数。结果表明:在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地球化学走廊带上,作为沉积物主体的SiO2、Al2O3两者含量为明显负相关而空间分布表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 CaO、MgO、CO2高含量分布区则与碳酸盐岩地层或含碳酸盐矿物的土壤有关,而 MgO 的高含量还与走廊带上镁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有一定关系,表明了这三个指标的高含量受特定岩性或矿物的影响较大; Na2O、K2O含量除了受继承的基岩影响外,还受到后期的风化作用和气候及自身地球化学性质等复杂因素综合影响,对Na2O来说尤为如此; TFe2O3、MnO、TiO2、P2O5相对于在地质背景复杂地段,经过冲积平原的沉积物混匀后,含量差异更小;相对干冷的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 FeO存在,使得其相对燕山地区含量差异较 TFe2O3要小,在章丘以南相对温暖湿润地区更易被氧化而导致其含量整体较低;北方干冷气候条件下,沉积物 H2O+含量普遍较低,局部高含量位于碳酸盐岩地层或第四系分布区;走廊带上的pH值反映了沉积物偏碱性的特征,而在章丘以南的地区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物 pH 值表现为中性-偏弱酸性;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地球化学走廊带沉积物的CIA 值反映出在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低等的化学风化程度,兴蒙造山带沉积物平均风化程度相对华北克拉通沉积物的平均风化程度差异变化相对要小,显示兴蒙造山带的降雨量与温度等风化影响因素变化较小。作为反映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的量化指标,离子电位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沉积物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差异。
推荐文章
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
华北克拉通
构造演化
地质意义
狼山发现蛇绿混杂岩——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碰撞边界的关键证据
内蒙古
狼山
蛇绿混杂岩
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带
碰撞边界
晚白垩世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隆起带荆山—涂山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再认识
华北克拉通
蚌埠隆起带
荆山—涂山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华北克拉通破坏时间与破坏范围分布特征--来自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苏红图坳陷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启示
华北克拉通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苏红图坳陷
破坏范围
动力学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地球化学走廊带沉积物主成分的含量与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地球化学走廊带 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 主成分 化学蚀变指数 离子电位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II 研究与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3-74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O611.62|P594
字数 10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6.06.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60 1161 20.0 32.0
5 迟清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24 302 10.0 16.0
6 唐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29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球化学走廊带
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
主成分
化学蚀变指数
离子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