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丰富小麦的遗传背景、提升小麦的品质,以来自于以色列Hermon地区的110个野生二粒小麦为供试材料,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进行盆栽和田间种植,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和籽粒多组分营养成分,以发掘新的基因资源.结果发现,不同种植环境对小麦籽粒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并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农艺性状与籽粒多组分营养间呈负相关.以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两个基因GPC-B1和Fd-GOGAT连锁标记作为单体型(Haplotype),分析该野生小麦群体,发现此群体在两个标记中有分离.不同单体型组别间比较结果证明,以上两基因不仅可显著影响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还对野生二粒小麦穗长和芒长有明显影响.盆栽与大田种植环境对野生二粒小麦农艺性状及大部分籽粒营养组分有显著影响.
推荐文章
以色列野生二棱大麦籽粒多组分营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以色列
野生二棱大麦
营养性状
起源地
生态地理因素
野生二粒小麦籽粒含硒量的差异分析
以色列
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硒含量
单粒硒含量
生态地理因素
将野生二粒小麦的大粒和籽粒高蛋白质含量性状向普通小麦转移
野生二粒小麦
千粒重
籽粒蛋白质含量
小麦改良
野生二粒小麦及其后代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
种质资源
蛋白质
野生二粒小麦
生物强化
微量营养元素缺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含量的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多组分营养 GPC相关基因 群体农艺性状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819
页数 分类号 S3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40/j.ynu.20160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剑平 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 55 202 8.0 11.0
2 赵钢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06 881 13.0 24.0
3 薛文韬 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 19 108 7.0 9.0
4 詹志杰 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 4 2 1.0 1.0
5 严俊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5 80 5.0 7.0
6 阮景军 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 16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多组分营养
GPC相关基因
群体农艺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258-7971
53-1045/N
大16开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64-29
193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75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