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其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有的可以发展成冠状动脉瘤,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数年后因猝死或者心肌梗死发现,是小儿成年后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先后进行了血液生化指标,信号分子,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以及基因等方面的监测,但对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尚无明确的标准.因此,寻找有效的监测方法,早期预警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已经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关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整理总结.
推荐文章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儿童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高危因素分析
不完全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高危因素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及心肌缺血研究进展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血管
心肌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25.4
字数 5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6.02.04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2)
共引文献  (175)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