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淮河中游洪涝灾害仍然严重,为了减轻灾害损失,迫切需要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疏浚虽然是一种常用河道治理措施,可以理顺河势,降低洪水位,但是由于担心疏浚后回淤,效果不能维持,一直没有作为主要措施在淮河治理中使用.为此,首先从研究淮河中游河道演变规律出发,量化第二造床流量,揭示第二造床流量与平滩流量关系的机理,探寻淮河治理的新方法,为采用河道大规模疏浚来降低洪水位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采用非均匀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就上段疏浚、下段疏浚以及全河段疏浚对降低淮河干流洪水位的效果以及长期维持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距离河道疏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干流河道的洪水位,而且不会发生明显回淤,疏浚效果可以长期保留,为淮河的洪涝灾害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措施.
推荐文章
淮河蚌埠以下河道治理前后糙率变化
河道糙率
平原河流
水下挖疏
堤防退建
抛石护岸
淮河
漫滩河流防洪水位研究
宽滩河流
物理模型
糙率
防洪水位
区间暴雨和外江洪水位遭遇组合的风险
区间暴雨
外江洪水位
遭遇
联合概率密度
copula函数
排涝风险率
重现期
珠江三角洲洪水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洪水位
变化
影响因素
珠江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淮河蚌埠以下河道疏浚对降低洪水位的可行性及长效性研究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第二造床流量 平滩流量 河道疏浚 洪水位 淮河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147
字数 59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6.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庆超 3 8 2.0 2.0
2 韩其为 1 5 1.0 1.0
3 关见朝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二造床流量
平滩流量
河道疏浚
洪水位
淮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