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空气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的,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是有危害的,虽然含量很低,但人们长期呼吸对身体是有害的.合格的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能采用直接进样气体进行分析,需要采用吸附剂浓缩再解吸的方式检测.虽然我国有相关的标准,但实际分析过程的不同对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本文介绍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GC/MS)分析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建立过程及实际分析结果,提出采用序列运行对选择最佳的一级脱附时间的方法优化分析条件,同样也适用于其它条件的确定,对从配置标准样品到实际采样和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对线性、重现性、最低检出限进行了细致考察,使得3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关系数绝大部分大于0.999,32ppm浓度重现性RSD%均小于10%,有26个组分RS%小于5%,平行采样的分析结果也比较理想.
推荐文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气相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主流烟气
气相物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
TVOC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检测
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
室内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FID/质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12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低温浓缩
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空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来源期刊 现代科学仪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2
页数 分类号 TQ05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刚 16 25 3.0 4.0
2 何启发 4 9 2.0 3.0
3 黎晶 1 0 0.0 0.0
4 何洪志 1 0 0.0 0.0
5 罗阳兴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科学仪器
双月刊
1003-8892
11-2837/TH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室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0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06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