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壮骨关节丸、益肾乌发口服液、牛黄解毒片、雷公藤多苷和柴胡皂苷D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并验证斑马鱼模型用于中药肝毒性快速评价的实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受精后3 d(3dpf)斑马鱼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药处理2d后,在显微镜下拍照分析,观察斑马鱼肝变性、肝脏形态学变化和卵黄囊吸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壮骨关节丸处理后的斑马鱼肝脏肿大,肝脏变性明显,卵黄囊吸收延迟;益肾乌发口服液致肝脏萎缩,肝脏变性明显,卵黄囊吸收显著延迟;牛黄解毒片致肝脏萎缩,卵黄囊吸收显著延迟;雷公藤多苷和柴胡皂苷D致肝脏肿大,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均显著延迟.结论 壮骨关节丸、益肾乌发口服液、牛黄解毒片、雷公藤多苷和柴胡皂苷D对斑马鱼幼鱼具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斑马鱼模型评价中药肝脏毒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推荐文章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抗结核药物肝脏毒性比较研究
异烟肼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斑马鱼
肝脏毒性
5种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及安全评价
农药
漳州
斑马鱼
毒性
安全评价
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斑马鱼
戊唑醇
剂型
急性毒性
转基因斑马鱼在镉免疫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
斑马鱼
免疫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斑马鱼模型评价5种中药肝脏毒性
来源期刊 实验动物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 斑马鱼 肝脏毒性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37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晓宇 9 43 5.0 6.0
2 郭胜亚 5 33 4.0 5.0
3 李春启 13 88 6.0 9.0
4 廖文瀚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
斑马鱼
肝脏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科学
双月刊
1006-6179
11-5508/N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苑路28号院1号楼9层
18-13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7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