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调整辐射剂量和手术时机,构建一种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小鼠后肢淋巴水肿模型。方法将36只8周龄雌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术前放疗组(R+S)、术后放射组(S+R)、术前及术后放射组(r+S+r)。采用淋巴结摘除手术联合局部放射的方法进行模型构建。 R+S组于术前3 d接受4.5 Gy的局部放射,S+R组于术后2周接受4.5 Gy的局部放射,r+S+r组于术前3 d和术后2周分别接受2.25 Gy的局部放射。术后采用排水法测量动物后肢体积变化。术后24周时在后肢注射FDNG以显示体内淋巴管的分布,并结合免疫组化计数微淋巴管数目来评价淋巴管新生的情况。结果在我们为期6个月的观察中,所有小鼠均成功形成淋巴水肿。尤以r+S+r组形成的淋巴水肿最为明显、稳定持久,且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较低。术后24周的淋巴管造影显示,R+S及S+R组后肢浅表淋巴管密度增加,r+S+r组少有淋巴管再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S+r组的淋巴管数量要少于R+S及S+R组(P<0.05)。结论在术前3 d及术后2周分别接受2.25 Gy的局部放射,可以成功构建稳定持久的小鼠后肢淋巴水肿模型。
推荐文章
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乳腺癌
根治术
上肢淋巴水肿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人造血淋巴系统小鼠在急性白血病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展
人造血淋巴系统小鼠
异种移植
急性白血病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和评价
乳腺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水肿
Logistic评分系统
Additive评分系统
小鼠直肠淋巴引流途径及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初步探讨
鼠:直肠:淋巴引流
肿瘤转移
动物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小鼠后肢淋巴水肿模型的构建
来源期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水肿 动物模型 淋巴管 放射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9-3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51.2
字数 3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6.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水肿
动物模型
淋巴管
放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3-0364
31-1946/R
大16开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