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4年5月15日~9月1日期间,已建成的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号墩基础产生了50.6~52.2mm的异常下沉,20号墩基础产生了12.4~16.3 mm的异常下沉.现场补充完成了机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工作.分析认为在多年强降雨条件下,深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的岩溶水水位波动产生潜蚀引起的岩溶塌陷,是导致该桥19、20号墩(采用摩擦桩基础,桩长约20 m)产生异常沉降的主要原因.对19、20号桥墩基底采取端承桩基础补强后,经过近2年的沉降观测,没有再发生异常沉降.文章认为在类似深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实施桥梁工程时,原则上应采用置于完整基岩内的端承桩基础.
推荐文章
兰渝铁路渔家咀渠江特大桥设计
刚构-连续组合梁铁路桥
梁体设计
结构计算
龙华松花江特大桥0号块横隔板受力分析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0号块横隔板
空间
受力分析
贵广铁路东平水道特大桥抗震设计研究
钢桁架拱桥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液体黏滞阻尼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20号墩异常沉降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桥墩异常沉降 原因分析 岩溶塌陷 细粒土流失 整治 甘棠江特大桥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灾害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4-680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43.22|P642.25
字数 5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2/karst201606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良文 58 492 13.0 20.0
2 冯涛 26 118 7.0 10.0
3 付开隆 29 77 6.0 7.0
4 刘蜀江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桥墩异常沉降
原因分析
岩溶塌陷
细粒土流失
整治
甘棠江特大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