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格式框架是在框架基础上由边柱、楼层梁、中柱和层间梁正交构成,本文对其考虑梁、柱刚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抗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框架结构相比,中柱和层间梁的设置可以使结构内力分布更加均匀,有效降低结构内力峰值和提高结构抗侧刚度;提高边柱和中柱刚度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抗侧刚度,但边柱刚度的提高对中柱和层间梁内力变化梯度的影响较小,而中柱刚度提高可以降低楼层梁和边柱的弯曲内力,但对层间梁内力变化梯度的影响不大;相对于柱刚度的变化,楼层梁和层间梁刚度改变分别对其余构件内力的改善意义不大,对结构抗侧刚度的提高作用相对较弱.
推荐文章
网格式框架的等效抗侧刚度分析
网格式框架
等效抗侧刚度
D值法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轴心受压静力试验研究
网格式框架组合墙
轴心受压
轴心受压
试验
网格式框架的等效抗侧刚度分析
网格式框架
等效抗侧刚度
D值法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透水混凝土抗堵塞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透水混凝土
防堵塞
堵塞物粒径
孔隙率
扩展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混凝土网格式框架抗侧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网格式框架 抗侧性能 影响因素 有限元方法 参数分析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311.1
字数 2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8/j.cnki.gdxbzrb.2016.02.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华刚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82 742 17.0 22.0
2 吴琴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26 162 7.0 12.0
3 方强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7 36 5.0 5.0
4 刘阳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9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格式框架
抗侧性能
影响因素
有限元方法
参数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269
52-5002/N
16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2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