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笔者单位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乌司他丁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植皮、营养支持等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每日2次,每次8×105 U,连续7d.治疗1、3、5、7d,抽取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于试验开始后第1天统一抽取其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酶标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吸光度值表示),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及血清中IL-4、y干扰素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X2检验、LSD-t检验.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CD4+ CD25+ Treg比例于治疗1~7d显著升高(t值为13.303 ~ 26.043,P值均小于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CD4+ CD25+ Treg比例于治疗5、7d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8.317、15.071,P值均小于0.01).(2)治疗1、3、5、7d,常规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71 ±0.11、0.61 ±0.15、0.54±0.12、0.67±0.1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的1.21±0.22(t值为8.686~11.957,P值均小于0.01).治疗3、5、7d,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81±0.11、0.85±0.14、1.08±0.1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值为4.808~ 8.568,P值均小于0.01).(3)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于治疗1~7d明显降低(t值为8.073 ~9.288,P值均小于0.01),血清IL-4含量于治疗1~7d明显升高(t值为18.926 ~41.451,P值均小于0.01),血清γ干扰素含量于治疗1~7d明显降低(t值为4.543~27.659,P值均小于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于治疗3~7d明显升高(t值为6.507~8.869,P值均小于0.01),血清IL-4含量于治疗3~7d明显降低(t值为6.922 ~8.843,P值均小于0.01),血清γ干扰素含量于治疗5、7d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369、13.521,P值均小于0.01).(4)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1、3、5、7 d HLA-DR表达阳性的CD14+单核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8±6)%、(25±7)%、(25±7)%、(39±1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的(87±8)%(t值为16.323~25.645,P值均小于0.01).治疗3、5、7d,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HLA-DR表达阳性的CD14+单核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0±6)%、(42±9)%、(49±1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值为3.071 ~7.324,P值均小于0.01). 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能下调严重烧伤患者CD4+ CD25+ Treg比例,明显改善T淋巴细胞及Th功能,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增加,从而改善其免疫功能.
推荐文章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乌司他丁
脑损伤
肾功能
肝功能
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研究
乌司他丁
多处创伤
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性
并发症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脏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胰蛋白酶抑制剂
烧伤
细胞因子类
多器官功能衰竭
炎症
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免疫 脓毒症 T淋巴细胞亚群 HLA抗原 乌司他丁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3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6.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咏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研究中心 298 2402 21.0 30.0
2 杨红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48 264 10.0 13.0
3 李俊聪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6 27 2.0 5.0
4 胡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7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免疫
脓毒症
T淋巴细胞亚群
HLA抗原
乌司他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