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雅贿”即以书、画、古玩等风雅之物为媒介,对一定对象行贿赂之实的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当这种交往方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成为一种风气之时,便构成了“雅贿”现象.因为与艺术品关系紧密,故“雅贿”又构成一定时期的一种艺术生态.艺术品多是艺术家创造的,考察一段时期的“雅贿”现象,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与一些艺术家也存在着某种关联,有的甚至关系紧密,一些艺术家凭借其“一技之长”作为得名、获利的手段.从历史上看,由于“雅贿”行为与传统社会中的许多艺术交往行为(如雅玩、应酬、馈赠等)有某种相似的特点,常常会模糊人们的视听,甚至可以欺骗律法,因此“雅贿”现象不仅长期为人们的观念所疏忽,还反映出对艺术领域里一些问题认识的模糊.明代在仁、宣之时,文官政治初步形成,成为国家主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崇文之风渐隆,好雅的文人渐多.帝王、士大夫的“雅好”给艺术家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竞争.他们的互动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性质,艺术生态环境逐渐变得多样而复杂,“雅贿”的风气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本文以当时的画家谢环为考察焦点,尝试讨论上述问题.
推荐文章
孤独的艺术家
孤独
艺术家
艺术创作
情感
生存状态
从歌唱家于淑珍看艺术家的艺德问题
于淑珍
艺德
艺术家
歌唱家
艺术家的自我确证与情感表达
艺术家
自我确证
情感表达
形象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好雅与附庸风雅——从谢环的案例看明代艺术家交游中的雅贿现象
来源期刊 装饰 学科
关键词 明代 士大夫 艺术家 艺术交游 雅贿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特别策划:雅与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4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祖菁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代
士大夫
艺术家
艺术交游
雅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装饰
月刊
0412-3662
11-1392/J
大12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34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06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346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