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 )法,将半抗原达氟沙星(danofloxacin,DAN )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DAN-BSA。对所制备的完全抗原通过FT-IR光谱、紫外光谱和SDS-PAGE进行分析确证,并通过测定免疫血清的效价和IC50对其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AN-BSA的FT-IR光谱较BSA和DAN均有变化;紫外光谱扫描中,DAN-BSA的最大吸收波长较BSA和DAN有所偏移;SDS-PAGE电泳中DAN-BSA的条带较BSA 条带上移,说明 DAN -BSA 的分子量大于 BSA;免疫原性检测中,血清的效价达到256000,IC50值为28.84μg/L,说明所制备的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综上可知,完全抗原DAN-BSA成功合成,可以用来免疫动物制备抗体,这为后续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文章
氟罗沙星滴耳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氟罗沙星
滴耳液
中耳炎
达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达氟沙星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施氏鲟
达氟沙星
非特异性免疫
氧化应激介导达氟沙星诱导LLC-PK1细胞周期阻滞
达氟沙星
LLC-PK1
氧化应激
肾毒性
细胞周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达氟沙星完全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来源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达氟沙星 完全抗原 N-羟基琥珀酰亚胺法 免疫原性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Q812
字数 28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6.10.1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云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0 218 8.0 14.0
2 王娅丹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杨雅梅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强敏 1 0 0.0 0.0
5 朱新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达氟沙星
完全抗原
N-羟基琥珀酰亚胺法
免疫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农业科学
半月刊
1002-1302
32-1214/S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2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28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1099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