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隐蔽通信技术面临通信端节点信息难隐蔽、承载的数据易被干扰破坏的问题.结合隐蔽通道和动态变化目标状态两种手段,提出了动态隐蔽通信机制,其核心思想是改变传统的寻址方式.首先基于IPv6地址位数较长的特点,利用源地址承载隐蔽通信数据,同时按一定预置算法动态变化接收数据的地址,从而使得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也在动态变换,达到降低攻击时间窗,保护通信安全的目的.模型仿真分析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基于监狱模型的量子隐蔽通信协议
监狱模型
隐蔽通信
无条件安全性
可检测性
基于混沌理论的DCT域隐蔽通信算法
隐蔽通信
混沌
离散余弦变换(DCT)
模糊C-均值聚类(FCM)
基于G.729压缩语音流隐蔽通信系统研究
G.729
隐蔽通信
IP网络
嵌入方案
寄生蜂寻找隐蔽性寄主害虫的行为机制
寄生蜂
蛀干害虫
寄主搜索
寄主定位
生物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隐蔽通信机制
来源期刊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隐蔽通信 通信防护 动态通信 IPv6协议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学与信息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5
字数 3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673.2016.02.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蔽通信
通信防护
动态通信
IPv6协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1-0673
41-1196/N
大16开
郑州市科学大道62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9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0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