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基本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根据该地区采集的88个碳、氧同位素数据,研究、讨论了中上寒武统碳酸盐岩不同尺度沉积旋回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演化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由下至上的地层序列中,碳、氧同位素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演化特征:其δ13C值变化于-5.6‰~3.247‰之间,均值为-0.979‰,绝大多数的样品都在-2‰~2‰的区间震荡,δ18O值分布于-11.1‰~-5.2‰之间,均值为-6.934‰,主要集中在-9‰~-6‰的范围内波动.通过对不同尺度沉积旋回碳、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认为在体系域尺度沉积旋回中控制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的主因是海平面变化,在米级旋回中主要受高频海平面变化、古气候、古构造等多方面叠加的影响;通过对碳、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首次明确了该地区芙蓉统的底界,为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有力证据;洗象池群早期和中期经历了短暂而快速的海侵后进入缓慢的海退,在晚期缓慢海侵后的快速海退,碳同位素组成反映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沉积相演化一致.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四川盆地东部
洗象池群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地质意义
四川盆地及邻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碳同位素特征与芙蓉统底界标志
四川盆地
晚寒武世
洗象池群
芙蓉统
地层划分标志
碳同位素
正漂移
自然伽马
沉积环境
四川盆地中南部矿山成矿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四川盆地
中南部
寒武系
成矿特征
形成机制
川中南部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沉积相及优质储层台内滩分布特征
川中南部地区
洗象池组
局限台地
台内滩
相对优质储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区洗象池群沉积旋回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南部 洗象池群 碳、氧同位素 沉积旋回 古环境 地质意义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9-133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629|TE121.3
字数 67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299 2817 26.0 42.0
2 李明 189 2024 20.0 41.0
3 刘鑫 85 396 9.0 18.0
4 卢远征 16 166 7.0 12.0
5 李鑫 70 137 7.0 9.0
6 贾鹏 12 28 3.0 4.0
7 樊茹 17 102 6.0 9.0
8 曾乙洋 12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4)
共引文献  (468)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1(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中南部
洗象池群
碳、氧同位素
沉积旋回
古环境
地质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