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基本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笔者根据采集的111个碳、氧同位素数据,研究、讨论了盆地东部地区中上寒武统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演化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δ13C值变化介于-3.36‰~2.65‰之间,均值为-1.027‰,绝大多数的样品都分布在-2‰~2‰的区间,δ18O值分布于-11.1‰~-6.01‰之间,均值为-7.991‰,在-10‰~-6‰的范围内波动.通过对碳、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洗象池群主要发育在盐度较高、温暖—炎热的近岸海相沉积环境;洗象池群沉积早期和中期经历了短暂而快速的海侵后进入缓慢的海退,在晚期缓慢海侵后的快速海退,碳同位素组成反映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沉积相演化一致.洗象池群沉积中期显著的碳同位素正向漂移,标志着较高的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率,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及邻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碳同位素特征与芙蓉统底界标志
四川盆地
晚寒武世
洗象池群
芙蓉统
地层划分标志
碳同位素
正漂移
自然伽马
沉积环境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碳氧同位素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奥陶系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岩溶角砾碳酸盐岩特征
四川盆地
石炭纪
黄龙期
角砾碳酸盐岩
岩溶角砾
碳氧同位素
电性特征
白云岩
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区洗象池群沉积旋回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四川盆地中南部
洗象池群
碳、氧同位素
沉积旋回
古环境
地质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洗象池群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地质意义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3-51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97
字数 77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5/gdlxb.2017.03.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299 2817 26.0 42.0
2 李明 189 2024 20.0 41.0
3 刘鑫 85 396 9.0 18.0
4 邓胜徽 32 610 14.0 24.0
5 卢远征 16 166 7.0 12.0
6 李鑫 70 137 7.0 9.0
7 贾鹏 12 28 3.0 4.0
8 樊如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7)
共引文献  (342)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东部
洗象池群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地质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