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5野固定野调强方式(5F-IMRT)应采用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首先用改变单一条件的方法,分别比较治疗体位、剂量计算算法、加速器的多叶光栅(MLC)调强方式以及高能X射线能量这4类条件,共计8个变量,包括仰卧位与俯卧位、各向异性算法(AAA)与笔形束卷积算法(PBC)、动态调强即滑窗(SW)与静态调强即静态分段(MSS)、6MVX线与15 MVX线,对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差异影响.其次,基于上述比较结果,再比较这4类条件中相对更优的4个变量串联而成的B组和与相对较差的4个变量串联而成的A组对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影响.其中剂量学评价指标包括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受量、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靶区均匀性指数(HI)、机器跳数(MU)、治疗时间(T)等.数据统计采用SPSS 19.0软件,并根据不同的统计对象,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单一条件统计结果中,俯卧位较仰卧位而言,靶区平均剂量(Dmean)、小肠最大剂量(Dmax)及膀胱V50(膀胱受到50 Gy剂量的体积占膀胱总体积的百分比)均较低:AAA较PBC而言,计划靶区的CI偏大而HI偏小,膀胱V50、直肠Dmax均偏小;SW较MSS而言,靶区的CI偏大而HI偏小,膀胱V50、直肠Dmax均偏小,但MU和T偏大;高能X射线15MV较6MV而言,靶区Dmean、CI偏大,而HI偏小,危及器官中的脊髓Dmax(考虑摆位误差,实际脊髓外放3mm形成外放脊髓)、膀胱V50、股骨头Dmax均偏小.在多条件变量串联统计结果中,采用俯卧位、AAA、SW以及15 MVX线这4个变量串联的B组与与之对应的仰卧位、PBC、MSS、6 MVX线这4个变量串联的A组相比,B组中靶区Dmean平均降低了1.4%,CI平均增加了5.8%,HI平均降低了53.4%,危及器官中小肠Dmax平均降低了4.4%,直肠Dmax平均降低了2.2%、膀胱V50平均降低了109.1%、股骨头Dmax平均降低了1.5%.结论:宫颈癌术后5F-IMRT的放疗体位应采用俯卧治疗体位、剂量算法应采用AAA、MLC运动方式应采用动态SW、X射线应采用15MV高能X射线这4个变量组成的治疗模式,临床剂量学研究表明该治疗模式为本实验对宫颈癌术后5F-IMRT的最佳治疗模式.
推荐文章
两种算法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宫颈癌
蒙特卡罗算法
筒串卷积算法
调强放疗
剂量学
容积调强与动态调强在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宫颈癌
容积调强
动态调强
放射治疗
剂量学
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宫颈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学
放射反应
宫颈癌患者术后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宫颈肿瘤
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癌术后5野调强放疗4个变量组合的最佳治疗模式的剂量学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宫颈癌 5野固定野调强方式 治疗体位 剂量算法 多叶光栅 X射线能量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放射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2-880
页数 分类号 R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16.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军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放疗科 68 381 10.0 17.0
3 谭飞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放疗科 25 70 5.0 6.0
4 卜平 扬州大学医学院 195 1705 21.0 33.0
7 张西志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放疗科 42 149 6.0 9.0
8 张先稳 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 5 8 2.0 2.0
12 桂龙刚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放疗科 7 14 2.0 3.0
13 陈雪梅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放疗科 7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5野固定野调强方式
治疗体位
剂量算法
多叶光栅
X射线能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月刊
1005-202X
44-1351/R
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