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中循环miRNA在精神分裂症SZ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0例SZ患者作为疾病组,90例双相情感障碍(BPAD)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9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白细胞中8个miRNA(miR-31-5p、miR-99b-5p、miR-107、miR-134-5p、miR-487b-3 p、miR-181b-3p、miR-431-5p和miR-433-5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SZ患者存在6个显著低表达的miRNA,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miR-31-5p:0.931,miR-487b-3p:0.887,miR-99b-5p:0.869,miR-431-3p:0.763,miR-134-3p:0.756,miR-107:0.721;在ANN模型中,最优模型的AUCROC 为0.960,敏感性86.7%,特异性95.6%.结论 白细胞中6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作为SZ诊断的非侵袭性生物学标志物,而ANN诊断模型可以提高miRNA对SZ的诊断价值.
推荐文章
血液白细胞分析在青中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精神分裂症
隐性感染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精神分裂症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因素的研究
精神分裂症
复发因素
服药依从性
家庭社会支持
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
护理;
辅助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中循环mi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循环miRNA 精神分裂症 神经网络模型 生物学标志物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9.3
字数 34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2/j.cnki.jcls.2016.04.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miRNA
精神分裂症
神经网络模型
生物学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