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致密油是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但由于其一次采收率低,需要开展提高采收率研究.由于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不同孔隙对产量的贡献差异很大,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孔隙中原油的动用情况进而优化开发方式.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测试与驱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直观反映不同注入条件下注入介质与原油的驱替过程,明确了注水和注CO2两种开发方式不同孔隙中原油的动用规律.结果表明:水驱和CO2驱不同孔隙区间原油动用程度随着驱替压差逐渐增大而增大;水驱和CO2驱大孔隙中的原油绝大部分被动用,随着孔隙半径逐渐减小,原油动用的比例逐渐降低;小于0.01 μm微小孔隙中CO2驱动用效果明显好于水驱,致密油藏中CO2更易进入小孔隙提高致密油采收率.
推荐文章
动用孔隙界限实验及致密油开发方式
动用孔隙界限
致密油
核磁共振测试
水驱
CO2驱
王庄油田强水敏性稠油油藏开发方式研究
强水敏
稠油
开发方式
蒸汽吞吐
蒸汽驱
稠油油藏不同热采开发方式经济技术界限
稠油
热采
动态经济评价
经济技术界限
低渗透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储量动用界限
低渗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渗流模型
启动压力梯度
有效动用
开发界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致密油藏不同开发方式原油动用规律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致密油 核磁共振测试 水驱 CO2驱 动用规律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C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652
页数 分类号 P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3/j.1004-4140.2016.25.06.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成远 23 532 8.0 23.0
2 潘伟义 1 3 1.0 1.0
3 郎东江 1 3 1.0 1.0
4 伦增珉 3 8 2.0 2.0
5 赵淑霞 1 3 1.0 1.0
6 王海涛 2 4 1.0 2.0
7 赵清民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74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致密油
核磁共振测试
水驱
CO2驱
动用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双月刊
1004-4140
11-3017/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85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