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Mg-Y-Cu合金中长周期有序相14H和18R (18R(m),18R(t))的形成焓、反应能、电子态密度和电荷密度.计算结果表明,14H和18R相都具有负的形成焓,说明两相都能够由单质转变形成,并且18R相比14H相更容易形成,但14H相具有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14H和18R相的态密度分布形态和变化趋势相似,它们的成键峰均主要来自于Mg的3s轨道、Mg的2p轨道, Cu的3d轨道和Y的4d轨道的贡献,且在费米能级低能级区域产生了轨道杂化效应.14H相和18R相的成键都具有明显的共价性.通过对各相(0001)面的电荷密度分析表明,14H和18R相中的Cu原子和Y原子之间都形成了共价键,并且14H相的共价性比18R相的共价性更强.
推荐文章
压力作用下Mg2X(X=Si,Ge)相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一性原理
Mg2Si
Mg2Ge
结构性质
弹性性质
热力学性质
Fe-X(Mn,Si)合金稳定性和弹性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α-Fe
结构稳定性
弹性性质
第一性原理
Mg2Ni-Cu体系相结构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Mg2Ni相
合金形成热
电子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g-Y-Cu合金长周期有序相热力学稳定性及其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Mg-Y-Cu合金 长周期有序相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年,卷(期) 2016,(23)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101-1-236101-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5.2361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磊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3 795 13.0 20.0
2 周全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124 495 12.0 17.0
3 汪青杰 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 14 38 5.0 6.0
4 王逊 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 20 33 4.0 5.0
5 马振宁 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 14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g-Y-Cu合金
长周期有序相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