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组织培养人皮肤模型并探讨驱虫斑鸠菊提取物[Vernonia anthelmintica(L.)extract,AVE]在该模型下对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合成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组织培养的人皮肤形态的影响,HE染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浓度AVE对人皮肤组织毒性的影响,NaOH裂解法、L-Dopa氧化法检测AVE对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AVE对组织培养的人皮肤S100和黑色素合成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以William's E培养基为基础培养的人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形态良好.在组织培养的人皮肤模型中,AVE剂量依赖性的促进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AVE能够上调黑色素合成关键调控因子MITF及相关蛋白(TYR、TRP-1和TRP-2)与S100的表达.结论 AVE通过上调MITF及其调控的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表达与黑色素细胞的增殖促进人皮肤组织的黑色素生成.
推荐文章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研究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
黑色素瘤
A375细胞
增殖抑制作用
金边鲤皮肤黑色素合成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金边鲤
黑色素
差异表达基因
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
心肌肾上腺素通路
色素沉着
维药驱虫斑鸠菊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驱虫斑鸠菊
质量标准
紫铆素
总黄酮
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赤狐
黑色素细胞
多巴染色
透射电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驱虫斑鸠菊粗提物促进人皮肤组织黑色素合成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 人皮肤组织培养模型 黑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5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9|R2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6.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靖 63 332 10.0 14.0
2 吴华丽 5 11 2.0 3.0
3 蔡洁 3 3 1.0 1.0
4 吕金鹏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
人皮肤组织培养模型
黑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