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泥石流堵河已成为当前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众多堵河判别式的提出,有效地丰富了泥石流堵河的理论认识和实践防治,但往往缺乏详尽的数据支撑进行验证和反演.针对大渡河中游典型泥石流堵河案例的开展运动过程与堆积区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3年7月4日四川石棉熊家沟泥石流为一次典型的泥石流堵河事件,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堰塞体形成、主河水位陡涨、对岸建筑物破坏严重、熊家沟具有泥石流沟道形成的流域、动力、物源特征,堵河后,熊家沟泥石流总物源量和动储量较堵河前分别增加116.55%,85.28%.熊家沟的地质灾害孕灾背景有利于堵河事件的频发性,现已进入活跃期;通过多种方法手段,获取了熊家沟泥石流堵河事件的原始数据,分别为10项主河特征数据、11项支沟特征数据,均为当前堵河判别式所需的绝大部分参数,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可为相关泥石流堵河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汶川震区泥石流堵河类型探讨
泥石流
堵河
影响因素
经验公式
四川省石棉县县城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石棉县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易损性评价
风险评估
石棉县熊家沟"7·04"泥石流堵江调查与分析
纵坡
堵江
容重
中值粒径
衰减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泥石流堵河案例运动过程与堆积区特征分析——以四川石棉熊家沟泥石流为例
来源期刊 自然灾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泥石流 熊家沟 堵河 堆积区 特征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8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77/j.jnd.2016.01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荣贵 90 1038 14.0 30.0
2 宋志 12 36 3.0 5.0
3 陈泽硕 7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
熊家沟
堵河
堆积区
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灾害学报
双月刊
1004-4574
23-1324/X
大16开
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8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