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均质、薄壳和内增强3种结构胶合板的断面密度分布,根据密度分布确定梯度界面,并运用数字散斑法分析胶合板老化前后的密度梯度层胶合界面处的应变分布,以探讨梯度胶合对胶合界面应变传递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均质结构的胶合板断面密度分布较均匀,基本在0.83g/cm3左右,而薄壳和内增强结构的胶合板断面密度显示两者均有明显的密度梯度和弱界面的存在.在450N左右的载荷作用下,各密度梯度层胶合界面处的剪切变形最大值均出现在胶线两端的槽口处,并沿胶线方向逐渐减小.密度梯度层的应变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层的应变通常大于低密度层的应变.老化后试件胶合界面的应变值普遍减小,高密度层的减小较小,反映了高密度层耐老化性能强于低密度层.
推荐文章
影响阻燃胶合板胶合强度因素的研究
阻燃剂
胶合板
环保
甲醛释放量
胶合强度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试中不确定度评定
胶合板
胶合强度
不确定度
无胶胶合板试验研究
无胶胶合
胶合板
制造工艺
桉木阻燃胶合板胶合强度及润湿性研究
胶合板
磷酸氢二铵
氢氧化铝
胶合强度
接触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合板梯度胶合界面应变的数字散斑法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胶合板 应变 梯度界面 断面密度分布 数字散斑法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0
页数 分类号 S7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6.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关明杰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690 14.0 23.0
5 付祥飞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1 2.0 3.0
6 李君彪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7 尤健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胶合板
应变
梯度界面
断面密度分布
数字散斑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