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明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来实现根系互作效应,共设3个处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间作玉米大豆.处理13、31、45、57 d时采样分析植株各部位的氮、磷含量.[结果]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各器官与地上部氮、磷累积量,而大豆各器官及地上部氮、磷累积量则表现出了根系互作劣势.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地上部氮累积量在处理13和31 d分别提高了224.6%和24.0%(P<0.05),但是在后期,与单作相比有所降低.在处理13和45 d时,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地上部磷累积量提高了145.8%和46.4%(P<0.05).与单作相比,处理13、45、57 d时,间作大豆地上部氮累积量分别降低了47.5%、34.9%、46.0% (P<0.05),处理13、31、45、57 d时,间作大豆地上部磷累积量分别降低了17.5%、24.9%、14.5%、40.1% (P>0.05).[结论]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各器官及地上部氮、磷累积量,因此,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具有明显的氮、磷吸收利用优势.
推荐文章
间作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及其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间作
玉米
根系形态
氮吸收
磷吸收
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玉米大豆间作
根系互作
磷吸收
施氮量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种植方式
施氮量
玉米.花生间作
氮吸收与利用
磷吸收与利用
不同土壤施磷和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玉米间作系统氮磷吸收的影响
磷处理
酸性土壤
石灰性土壤
大豆||玉米间作
根瘤菌接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大豆氮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根系互作 氮磷比 生物量 化学计量特征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8
页数 分类号 S513.0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85/jnau.2016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利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79 2925 32.0 45.0
2 郑毅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28 2485 30.0 43.0
4 董艳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5 1164 19.0 32.0
7 张雷昌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4)
共引文献  (42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25)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大豆间作
根系互作
氮磷比
生物量
化学计量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