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黄淮海区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为整体提高该地区粮食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提出了通过晚播小麦10~15天,为玉米机收让出籽粒脱水时间,同时提出配套使用适宜机收籽粒的早熟、脱水快玉米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制定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开展全方位协作攻关,进行小麦、玉米双机收品种筛选和培育,改进籽粒收获配套机械,开发配套烘干籽粒设备,并通过政府的农业扶持项目帮助产业升级,促进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全面提升.
推荐文章
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机收适宜光温指标研究
黄淮海
夏玉米
籽粒机收
籽粒含水量
光温指标
冬小麦-夏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
冬小麦-夏玉米双粒收模式
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光能生产效率
温度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
黄淮海区域现代夏玉米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规律
黄淮海区域
玉米
产量水平
籽粒产量
养分吸收
黄淮海区夏玉米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黄淮海区
夏玉米
高产稳产
规范化生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实施措施及建议
来源期刊 农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早熟玉米 晚播小麦 黄淮海区域 籽粒机收 一年两熟制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视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225
字数 2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天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92 3270 28.0 55.0
2 戴景瑞 47 2531 29.0 47.0
3 郑天存 7 13 1.0 3.0
5 邱军 3 25 3.0 3.0
8 马志强 3 44 3.0 3.0
9 谷登斌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7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熟玉米
晚播小麦
黄淮海区域
籽粒机收
一年两熟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