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负荷试验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管腔直径狭窄<40%)且发现CSF的患者81例为慢血流组,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阴性者80例为对照组.计算每例运动前后的最大校正QT间期(QTcmax)、最小校正QT间期(QTcmin)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 静息时慢血流组QTcmax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QTcmin无明显差异,慢血流组QTcd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运动后慢血流组QTcmax和QTcmin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且QTcd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慢血流组只有9名运动负荷试验阳性,占11.11%.慢血流组运动后QTcd较静息时明显减小(46.41±12.21 ms比62.81±17.18 ms,P<0.05),对照组运动前后QTcd无明显变化.结论 CSF患者QTcd较正常增大,运动会使其明显减小.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P波离散度和QT离散度的影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P波离散度
QT离散度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P波离散度相关性的研究
冠状血管
血流速度
P波离散度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液黏稠度变化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
红细胞聚集性
血浆黏度
红细胞变形性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流速度
内皮祖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运动负荷试验QT离散度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运动负荷试验 QT离散度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288
页数 分类号 R5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廉哲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37 188 9.0 12.0
2 齐玉军 青岛大学医学院 3 10 2.0 3.0
3 迟诚 青岛大学医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慢血流
运动负荷试验
QT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月刊
1007-3949
43-1262/R
大16开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
42-16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12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