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传统超材料的太赫兹响应调控难度大、程序复杂的缺点,提出调节超材料太赫兹响应特性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三层超材料的结构与材料参数均不变的情况下,在中间介质层中引入一条附加的金属条,仅通过调节该金属条的位置和线宽,就能实现超材料对入射太赫兹波的响应频率、吸收峰值等的有效调节.结果显示,当附加金属条由底层向表层的方向移动时,超材料的响应频率红移.当金属条位于介质的中间位置时,超材料的吸收率达到最大(99.98%).而且,当金属条的线宽增大时,超材料的响应频率红移、吸收增强.此外,当太赫兹入射角≤45°时,该超材料的中心响应频率稳定、吸收率峰值较高.但是,当入射角> 45°时,超材料的响应频率蓝移、吸收率峰值明显下降.根据这种新方法,能够对超材料的太赫兹响应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避免设计超材料结构的复杂过程.
推荐文章
太赫兹超材料响应频率及频带的调控
超材料
太赫兹
吸收频率
响应频带
调控
太赫兹超材料和超表面器件的研发与应用
太赫兹
超材料
超表面
主动器件
螺旋环超材料太赫兹吸波器的响应原理及特性
螺旋环超材料
太赫兹吸波器
机理
特性
基于金属开口环阵列的太赫兹各向异性超材料
太赫兹
超材料
金属开口环
各向异性
偏振转换
双折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过附加金属条调节超材料的太赫兹响应
来源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材料 太赫兹 响应频带 吸收频率 调控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2-5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B39
字数 6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2/j.issn.1001-9014.2016.05.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材料
太赫兹
响应频带
吸收频率
调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双月刊
1001-9014
31-1577/TN
大16开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4-33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