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体制评估过程中,多径误差包络评估方法给出了多径误差的上界,并没有反映反射信号载波和子载波相位引入的码跟踪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码跟踪多径误差非包络评估方法.该方法将反射信号的码相位延时映射到载波和子载波相位延时,为码跟踪多径误差提供了准确的理论值,而且避免了多径误差包络方法求包络曲线的过程.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表达式,对BPSK、AltBOC、MBOC和BOC信号进行了多径性能仿真,并与多径误差包络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的估计码跟踪多径误差,为GNSS信号多径误差测量值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推荐文章
基于前向搜索的GNSS长距多径信号判别技术
长距多径信号
最超前码相位
前向搜索
多径信号判别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接收机伪距测量中的多径效应试验分析
GNSS接收机
多径效应
多径误差
试验
GNSS多径信号消除方法分析与评估
GNSS
多径信号
消除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
评估
多径信号的Rake接收技术
多路径传播
相干Rake接收
非相干Rake接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NSS信号多径误差非包络评估方法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信号体制评估 抗多径性能 多径误差包络 码跟踪多径误差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8
页数 分类号 TN967|P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红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94 528 11.0 18.0
2 金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49 188 7.0 9.0
3 黄智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84 517 12.0 19.0
4 杨建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 6 2.0 2.0
5 崔吉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信号体制评估
抗多径性能
多径误差包络
码跟踪多径误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月刊
1671-8860
42-1676/T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29号武汉大学测绘校区
38-31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57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942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