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定黄精复方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设计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药物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对胶囊填充粉末的吸湿性、休止角以及胶囊的重量差异的指标考察,优化胶囊的成型工艺.结果:影响药物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是醇沉浓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3次.黄精多糖提取量达到108 mg/g.黄精复方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1:1:0.02,制得的胶囊填充粉末流动性好,吸湿性较小.结论:该方法切实可行,为黄精复方药物利用提供帮助,为中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途径.
推荐文章
黄精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
黄精
炮制工艺
研究进展
复方芎七脉冲胶囊的制备及其释药机制研究
冠心病
复方芎七脉冲胶囊
累积释放率
释药机制
复方黄明降脂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复方黄明降脂胶囊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葛丹蓝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葛丹蓝胶囊
总黄酮
制备
正交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精复方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精复方胶囊 制备工艺 正交设计法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扫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2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16.01.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329 2039 20.0 29.0
2 韩春超 45 81 5.0 5.0
3 燕继永 4 5 1.0 2.0
4 庞遵霆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精复方胶囊
制备工艺
正交设计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月刊
1673-7717
21-1546/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99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