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以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建立共培养模型,研究铅、锰单独及联合暴露下不同类型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先通过MTT法筛选对C6星形胶质细胞生长无影响的铅和锰的暴露剂量和作用时间,再选取BV2小胶质细胞和C6细胞以铅、锰单独及联合染毒建立细胞模型.分为直接刺激法、条件培养基法和共培养法3种细胞模型.直接刺激法采用完全培养基或含醋酸铅、氯化锰培养基直接作用于C6细胞24h;条件培养基法采用完全培养基或含铅、锰培养基作用于BV2细胞24h,取上清经离心后作用于C6细胞24h;共培养法将BV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TM共培养模型上层小室内,再将上层小室置入空白12孔板内,将C6细胞接种于另一12孔板内,以完全培养基或含铅、锰培养基作用接种于TranswellTM共培养模型上层小室内的BV2细胞,24h后弃去培养基,以完全培养基轻柔洗涤后,将含BV2细胞的上层小室置入接种C6细胞的12孔板内继续培养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补体受体3(CR3/CD11 b/OX4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确定铅、锰单独及联合暴露下对不同类型胶质细胞的影响;检测谷氨酰胺合成酶(GS)水平确定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环路的影响.结果 直接刺激模型中,10 μmol/L铅、100 μmol/L锰作用星形胶质细胞24 h,铅、锰单独及联合暴露不能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显著活化及其GS表达的改变;条件培养基模型中,10 μmol/L铅、100 μmol/L锰作用于BV2小胶质细胞24h,BV2小胶质细胞0X4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将其培养基作用于C6星形胶质细胞24h后,C6细胞GFAP表达显著性升高,GS表达显著性降低;共培养模型中,10 μmol/L铅、100μmol/L锰作用于BV2小胶质细胞24h,BV2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将其洗涤后与C6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24h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显著性升高,GS表达显著性降低.结论 低剂量铅、锰单独及联合暴露能够引起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能够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增强及GS表达水平降低,且铅锰联合暴露比单独暴露效应更为显著.
推荐文章
定点突变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条件和在酶法合成谷氨酰胺中的应用
谷氨酰胺
酶催化
谷氨酰胺合成酶
腺苷酰化位点
蛋白和核酸合成抑制剂对氮素诱导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甜菜
谷氨酰胺合成酶
氮素
放线菌素D
放线菌酮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应用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合成酶
植物基因工程
应用
研究进展
京尼平苷对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京尼平苷
细胞因子
星形胶质细胞
抗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铅锰联合暴露通过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降低
来源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谷氨酰胺合成酶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8
页数 分类号 Q256|R994.6|R12|R392-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骆文静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63 268 9.0 11.0
2 陈景元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86 440 11.0 14.0
3 王涛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87 599 11.0 20.0
4 刘明朝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12 41 5.0 6.0
5 官瑞丽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谷氨酰胺合成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7-8738
61-1304/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18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